茶馆剧场台前幕后对谈
12.8.2020 | 戏曲

《明报周刊》──6.12.2019

承传文化与开放思维

粤剧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香港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过去,粤剧距离回复盛世仍有漫漫长路,然而随着政府投放大量资源,粤剧行内新人辈出,梨园薪火得以延续。年初启用的戏曲中心,被誉为殿堂级场地,当中的茶馆剧场肩负文化培育的角色,监制锺珍珍不讳言其使命重于回报,“我们希望透过茶馆剧场,带来一些有别于行内一贯做法的新尝试,为粤剧行业多行一步。”

上茶座听粤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来是普罗大众的日常消遣,后来粤剧发展沉寂下来,茶座文化日渐消退。在2014年戏曲中心动工初期,锺珍珍已不断参考欧美和内地的剧场模式,“香港观众数十年来习惯入场睇戏不准饮食,但杭州茶座是边食边睇,英美剧院在中场时段可以食雪糕,严禁饮食并非剧场的金科玉律,我们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有秩序地破一破格!”因此茶馆剧场的观众可享茗茶点心,每场九十分钟的节目,包括南音、牌子演奏、粤曲演唱、折子戏和音乐合奏,还有主持解说,被锺珍珍形容为“易入口”的粤剧入门体验。

剧场新一代

茶馆新星剧团由罗家英出任艺术策划及导演,演员则以新人挂帅,这批“新”演员,其实不少已从艺廿年以上。杜咏心是剧团中的文武生,今年廿六岁,已被团员取笑是“auntie”,只因其经验丰富,三岁随妈妈看戏爱上粤剧,并迷上名伶李龙,四岁踏台板,七岁正式拜李龙为师,学艺期间已不断参与职业剧团演出。“正如香港一般小朋友参加兴趣班一样,不过我学的是粤剧。”自小已认清爱好和方向,但杜妈妈和师傅经常提醒她学业为重,中学毕业后,家人本安排她到海外升读大学,她为了留港做戏,决定入读中大中医学系。“头一年课程很忙,完全没有时间接触粤剧,因此有考虑过在学业和兴趣之间取舍。”

同样的挣扎发生在旦角的陈禧瑜身上,她年幼时随居住在长洲的外婆看神功戏,被演员的华丽戏服迷倒,七岁起跟随郭琼和文礼凤学艺。“我喜欢郁动,六岁开始学中国舞,别人怕练功,我却最喜欢,反而年幼时因看不懂曲牌和歌词,觉得唱戏很闷。”陈禧瑜于港大修读新闻系,毕业后家人曾“护送”她考政府工,后来辗转加入新星剧团,才正式成为职业演员。

储多一点点

新星剧团聘用固定班底,六位演员加十位乐师全是年轻人,大半年以来,演出超过二百场,团队合作纯熟,建立出默契和士气。锺珍珍指行内习惯有戏上演才埋班,但年轻演员经验有限,即食演出限制了他们自我反思的空间。“年轻演员在外面的剧团也有不少演出机会,但正因为太忙,他们没有时间回头检讨自己的表现,匆匆演完又赶着演另一剧目,不停去做结果变成揾食。我们希望给予演员较多时间和空间,四、五个月不停演同一剧目,他们会主动求变改良,加入新元素,或调整唱法,不知不觉间提升个人表现。”

监制锺珍珍经常鼓励一众新演员大胆尝试,“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大家尽情去试。近年学戏的人多了,但要在行内站得住脚,基本功要见得人,还需多多练习。”他安排杜咏心以古腔演绎《凤仪亭》,唱的是中州话,而且没有完整的剧本,“她最初的唱腔和节奏跟现时有很大分别,在过程中她不断调整感觉,寻找冲破自己的方法。”陈禧瑜又在团员鼓励下练扎脚踩跷,她笑说:“我生得高大,身高跟文武生差不多,原本没有想过练扎脚,但大家说这里有地方练习,鼓励我尝试,尽量为自己储多点技艺。”

做到八十岁

杜咏心和陈禧瑜学戏早,演出经验丰富,但在与传统戏棚迥异的茶馆演出,又有另一番体验。“看惯戏的观众知道什么时候是掌声位,演员完成某些动作后会有‘畀面掌声’,但茶馆的观众可能是游客,可能是初次看粤剧的观众,有时我们听不到掌声会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正好给予我们反省的机会,掌声并不是必然,演员要尝试了解不同观众的喜好。”杜咏心曾涉猎演员、编剧、舞台监督、灯光设计等多个范畴,她目前虽专注演出,但同时把握机会收集经验,希望剧团日后能发展出自己的创作。

创作是短期目标,至于未来志向,两位年轻演员异口同声表示渴望以粤剧为终身职业,“我好向往一些前辈能够做到八、九十岁,这条路不易走,但我们会努力去做。”在旁边听着的锺珍珍补充说:“所以我们不但想帮年轻演员储知识和技艺,还要储观众。他们不会一直留在茶馆,始终会有成熟离团,向外闯的一日。当现时的大老倌退下来,舞台就是属于他们一代。”

文化遗产需要存活发展才能维持生命,即使明言是“非物质”,但“遗产”一词的物质形象大于精神意义,与其说保育遗产,不如着力承传文化,协助年轻一代装备自己,让人与艺术互动融合,衍生出新时代下的文化意识。


作者

戲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