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剧场:粤剧新世代
12.8.2020 | 戏曲

《号外》──1.12.2019

再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也必须有人传承才得以留存。品一口清茶、尝一盅点心、看一台好戏,这是民初盛行看粤剧、听戏曲的茶座文化及传统,却在近代渐渐没落。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带著推广粤曲传统的重大使命,早在几年前筹备兴建戏曲中心之初就计划开设“茶馆剧场”,并由以本地新晋年轻演员及乐师为主的茶馆新星剧团驻场演出,以传统饮茶看戏的模式拉近大众与传统粤剧的距离,并传承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由今年初戏曲中心开幕至今,茶馆剧场已带来过百场演出,对于活化传承粤剧的使命,坚持不懈。

当你以为粤剧等同老气,在茶馆剧场却是另一番风景,在台上奏戏曲唱南音做大戏的全是一群朝气勃勃的年轻人,为粤剧注入了青春气息。粤剧早在2009年入选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这项传统艺术,当初戏曲中心兴建之时已有开设茶馆剧场的计划,并成立茶馆新星剧团驻场演出,培育年青演员、吸引观众。

西九文化区表演艺术主管(戏曲)锺珍珍同是茶馆剧场的监制,对此她说:“当初构思这个剧场时,考虑到必须要与戏曲有关,而且要是香港现时未有的,走遍北京、杭州、广州、澳门等地,见到歌坛茶座文化,就想到以茶馆剧场开拓观众,让他们边喝茶边看戏,小试粤剧的滋味。”他们设想来剧场的人可能从未接触过粤剧,于是将一般长达三小时的传统戏曲表演浓缩成一个半小时的精髓,推出茶馆剧场“粤・乐・茶韵”剧目,当中以香港粤剧历史为骨干,演出包括古腔、南音、广东音乐演奏等,并加入粤剧折子戏的演出,让人轻松易明地认识香港戏曲文化。

延续传统,除了是教育观众之外,也在于培育新生代,茶馆新星剧团就是由此而来,演出的乐师和演员全是对粤剧有浓厚兴趣、以此为业的二、三十岁年轻人,谭颖伦、陈纪婷是当中的成员。对二人而言,茶馆剧场拥有自己的团队可以不断排练,是很奢侈的事。“在戏班可能怯于跟前辈沟通,但在这里因为都是年轻人,经常都会为了剧目不断沟通、进步,我会说是一班年轻人一起追求梦想。”谭颖伦直言。

为了让“新星”们更多更快地学习粤剧,剧团里每个演员都要熟习剧目里的各个角色,例如在现时的剧目折子戏《再世红梅记之脱阱救裴》及《穆桂英招亲》中,谭颖伦有时是《脱阱救裴》中的裴禹,有时是《穆桂英招亲》中的杨宗保,同时又会唱南音、古腔,一人饰演多角,累积经验也训练灵活性。另一方面,陈纪婷在饰演穆桂英时则会遇上不同性格的拍档,令她必须给予相应的反应,也是台上的考验:“同一个杨宗保的角色,每个拍档都有独特性格和演法,或内敛、轻挑、平稳等,让我必须在台上找到适当的演法回应,很有趣。”锺珍珍则寄语:“所谓演员,不是单单演文或武生,而是要任何角色、位置、对手都应付自如,这些都是功夫。”

茶馆剧场自戏曲中心开幕后至今已演出过百场,说到这个新式看戏体验有何回响?锺珍珍直言剧场最初的目标是让从未接触粤剧的年轻一代和外国旅客认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而九成的上座率就证明了正面的反应。除此以外,她亦看到茶馆新星剧团由始至今的进步与成长,对她而言就是传承的意义。粤剧之美,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传承,她说:“最大的使命,其实是让它坚持下去。”


作者

戲曲組